PVC的組成:PVC是氯乙烯單體的聚合物,含氯量高達56%。而傳統石油煉制的原料(如原油)主要由碳氫化合物(烴類)組成,不含氯元素。
煉油工藝的兼容性:煉油過程(如催化裂化、加氫處理)針對烴類設計,無法有效處理含氯有機物。氯的存在會導致催化劑中毒(如鉑、鈀等貴金屬催化劑失活),破壞煉油設備。
氯化氫(HCl)的生成:PVC在高溫下會分解釋放HCl,嚴重腐蝕煉油管道、反應器等設備(尤其是鋼鐵材質)。煉油廠需額外防腐措施,大幅增加成本。
酸性氣體處理難題:HCl可能與其他組分(如氨、水蒸氣)形成鹽酸或氯化銨,堵塞管道或損壞后續環保設施(如脫硫塔)。
二噁英等有毒物質:PVC在高溫裂解時可能生成二噁英(強致癌物)、多氯聯苯(PCBs)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,遠超煉油廠的排放控制能力。
廢渣處理問題:裂解后的殘渣可能含重金屬(如PVC穩定劑中的鉛、鎘),需按危險廢物處理,進一步增加成本。
低附加值產出:PVC裂解的主要產物是氯化氫和少量烴類,經濟價值遠低于煉油產品(如汽油、柴油)。處理氯的成本可能超過產物收益。
更優的PVC回收方式:PVC更適合通過機械回收(如再造粒)或化學回收(如高溫水解制氯氣)處理,而非作為煉油原料。
若需處理廢棄PVC,以下方法更為可行:
機械回收:清洗后重新加工成低要求制品(如排水管)。
化學回收:通過高溫水解或氣化技術提取氯元素(如制鹽酸)。
專業焚燒:在配備煙氣凈化系統的設施中焚燒,控制二噁英排放。